满洲里: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做中国沿边口岸的领跑者
| 招商动态 |2017-01-09
今年以来,满洲里市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步伐,做大做强口岸特色产业,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开启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新征程。
作为满洲里市重点项目,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是满洲里乃至自治区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举措。2016年12月20日上午,四辆大型集装箱货车缓缓驶入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卡口、通关入区,这标志着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
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口岸二处处长王同文介绍说,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以后,重要的是项目的落地,这就需要自治区、各级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早日发挥综保区作用。满洲里综合保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综合保税区,它的封关运营对满洲里及自治区的对外开放起到促进作用。
满洲里综合保税区于2015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规划区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地处满洲里市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和航空口岸三大口岸的中心交汇处。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则是自治区第一家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有境外货物入区可以免税、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可以享受退税政策,区内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货物进出口免许可证、免配额管理、免外汇核销等核心政策。满洲里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营,将对自治区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向北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满洲里市多次与国家相关部门、班列始地政府接洽商谈,促进“苏满欧”“湘满欧”“营满欧”等国际班列运行常态化运行。2016年3月25日,首列满俄欧国际班列从满洲里开出驶向欧洲腹地以来,2016年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国际班列达1000列。同时,经满洲里市多年积极协调推进,中俄双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批复开通的满洲里-赤塔国际定期旅客运输线路也已经正式开始运行,这标志着满洲里口岸对外开发开放又迈出新的一步。
经常往返满洲里与后贝加尔地区的俄罗斯旅客谢尔盖,这条线路非常的方便,我们到后贝加尔不用转车,能够节约五六个小时,这对中俄商人和游客非常的便利。
借助满洲里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东风,满洲里加快落实自治区提出的“探索设立边境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不断开创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16年以来,满洲里口岸于全国率先开展“单一窗口”建设,目前“单一窗口”一期工程全部应用系统均已上线运行,其对内蒙古自治区与俄蒙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一般国际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提供了便利化服务。此外,满洲里市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平台的试运行,中俄互市贸易区边民贸易8000元以内商品免税政策在满洲里市真正落实,这标志着满洲里改革开放又迈出重要一步。自2016年6月20日满洲里市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平台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平台仅运行一个月,交易额已突破千万元。截至2016年12月末,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平台进货量近8千吨,交易额突破7千万元,12月以来日均交易额更是达到了70余万元。
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东北再振兴战略带来的契机,满洲里市通过优化,完善服务,吸引国际国内目光,在实现保总量、增品类、提货值、搭载体、拓通道、畅物流目标的同时,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半径,为地区经济引来活水之源。2016年前11个月满洲里口岸过货量达2740万吨,口岸进出口贸易值约35亿美元,同比增长9%。
